蚂蚁金服双面IPO:2019年百亿盈利背后的进与退

估值超过1500亿美元,全球最大的独角兽——蚂蚁金服独立上市脚步越来越近。

统计梳理发现,2015年、2016年,2017年、2018年蚂蚁金服的税前利润为42.54亿元、29.06亿元、131.90亿元、亏损19亿元。

2019年,蚂蚁金服盈利再次实现高速增长,达到122.6亿元。

或许是这样的盈利表现,让华尔街投行人士活跃起来,每隔一段时间就传其IPO,但蚂蚁金服似乎并不领情。

百亿盈利,万亿估值,蚂蚁金服PE高达百倍,资本对这家公司给予科技高溢价。

在懂财帝看来,如此高估值的蚂蚁金服不急着上市核心原因或许在于:蚂蚁金服在收缩金融板块利润,扩张科技板块利润。

蚂蚁金服正泼墨挥毫新版图。

支付宝从支付工具变身生活服务平台,原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回归蚂蚁金服CEO,董事长井贤栋鼎力全球扩张。

进退之间,蚂蚁金服,不想成为满身赘肉的大象,而欲成为全身肌肉的灵动超人。

百亿利润

蚂蚁金服赚钱的能力,毋庸置疑。

2月13日,阿里巴巴公布的2019年度自然年财报称,对于2019年9月取得蚂蚁金服33%股份后的一次性收益,阿里巴巴在四季度确认该收益上调人民币23亿元。

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在六年间,从蚂蚁金服33%的股份中获得的收益共为715亿元。

财报还显示,2019Q4从蚂蚁金服获得的投资收益为2.15亿元。

根据阿里巴巴所拥有的33%的股权进行测算,蚂蚁金服2019Q4税前利润约为6.52亿元。

按照自然年计算的话,蚂蚁金服在2015年、2016年、2017年、2018年、2019年的税前利润分别为42.54亿元、29.06亿元、131.90亿元、亏损19亿元、122.6亿元。

复盘蚂蚁金服2017年以来各季度的利润情况,除2018Q1与2018Q3三季度出现大幅亏损外,其余季度均是盈利。

其中2017年,蚂蚁金服实现131.8亿元的税前利润。这顺利帮助蚂蚁金服2018年完成150亿美元的融资,估值实现1500亿美元。

从2019年业绩来看,蚂蚁金服在经过2018年的短暂亏损19亿和业务调整之后,已然走出泥潭,焕发新生。

根据测算,蚂蚁金服2019年税前利润约为122.6亿元。

索源利润

华尔街和香港的资本人士对金融科技企业有独特的嗅觉:不仅仅关注蚂蚁金服赚钱的能力,更关注其赚钱的来源。

传统金融如银行保险大约十倍左右的估值,而科技企业则给予几十倍的估值。

蚂蚁金服上百亿的利润来自哪些渠道?

最重要的渠道,支付。

支付是蚂蚁金服的流量来源,是所有金融与科技业务的基石。

2003年,支付宝从淘宝网担保交易中诞生,此后如同一只迅猛的小狮子,一路狂奔,飞速成长。2014年末,支付宝市场份额达82.8%。

支付宝曾在支付领域一家独大,马云感慨:「我就是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。」

但微信支付在2015年依靠红包攻破壁垒,一夜蹿红,马云誉为「偷袭珍珠港」。

此后数年,支付宝、微信支付在移动支付领域战火纷争。

五年过去了,战火熄灭。

移动支付C端战场上,支付宝市场份额始终维持在50%上下,财付通(微信支付)的市场份额也维持在40%左右。

蛋糕稳定,红利消逝,双方不再开战,开始了转账收费、信用卡收费,共同闷声赚大钱。

支付利润的来源,主要收取佣金和服务费。

目前,国内支付面向B端商户收费率约为6‰,面向c端大部分不收费,信用卡、提现费率约为1‰。

海外收取的费率则为国内数倍,尤其是B端有较大的上升空间。

此外,目前央行已重启支付机构备付金付息,这无疑将为蚂蚁金服带来一笔额外收益。据第三方测算,备付金每年带来20亿以上的利息收入。

未来几年,支付宝和财付通在支付领域都进入了利润收获期。

消费金融

消费金融为蚂蚁金服最大的利润源头——花呗、借呗,以及联合贷款。

目前,蚂蚁金服布局了消费金融所有的领域,信贷领域的花呗、借呗,理财领域的蚂蚁财富,以及自营的网商银行、天弘基金、国泰产险。

花呗与借呗2014年上线,一直是蚂蚁金服最主要的利润来源。

2017年,借呗营业收入便达到114.3亿元,净利润61亿元;花呗营业收入达65.96亿元净利润为34亿元。二者净利润合计95亿元,占蚂蚁金服利润约73%。

2018年,即使遭遇央行对ABS严厉监管,花呗和借呗的净利润依旧高达3.7亿元、35亿元。

2017年最高峰时,蚂蚁金服小贷共发行了3100多亿ABS,当期优先级融资成本在6%左右,但在C端对用户利率大致在15%以上。

2019年,蚂蚁金服迅速转型,选择通过「信贷联营」的模式继续进行融资,形成资金池,按照利息收入比例收取平台服务费。

数据显示,2019年前三季度,花呗营业收入为41.4亿元,净利润缩水至10.23亿元。

目前,花呗、借呗、网商贷合作的外部银行超过100家。根据《财新》报道,蚂蚁金服与银行联合放贷资金规模达到2万亿元。

花呗、借呗自营资金大幅缩水,联合贷款膨胀。根据《财新》报道,联合贷款一般按照五五分成,且银行承担更大坏账风险。

毫无疑问,坐拥10亿C端流量,信贷产品未来依旧会成为重要来源。这部分收入,按照会计调整,或计入科技服务收入。

其他领域,如理财、保险均扩张较快,但是目前利润贡献均有限。

理财领域,早在2013年支付宝上线余额宝,2年后蚂蚁金服收购数米基金。短短5年,蚂蚁基金通过赚取基金代销佣金费用,以14.04亿元的营收实现了对东方财富旗下天天基金的超越。

目前与蚂蚁金服合作的外部资产管理机构已超过120家。今年,蚂蚁金服将对代销资管产品采取尾随佣金的形式来获取收益。

保险领域,蚂蚁金服推出的网络互助产品——相互宝缴费用户破亿。蚂蚁保险网络三方销售增长较快,但目前营收利润贡献有限。

大象与超人

大象,虽然身型巨大,但满身赘肉。

超人,灵巧、敏捷,弹跳自如。

用这两个形象比喻如今的金融与科技,有很多相似之处。科技,还是金融?无须多言,蚂蚁金服更在乎什么。

蚂蚁金服给予资本市场的预期:2021年,蚂蚁金服的技术服务收入将上升至总收入的65%,超过支付收入成为第一大收入项。

蚂蚁金服是一个折叠的科技金融系统。

用户接触层消费金融,底层——技术基础,其内部誉为「BASIC」,即Blockchain (区块链)、AI(人工智能)、Security(安全)、IoT(物联网)和 Cloud computing(云计算)。

蚂蚁金服技术储备首屈一指。

蚂蚁金服科技输出利润主要来源于B端与G端。但目前,技术输出收入与利润贡献,阿里云更为突出。科技输出的行业红利期,还未到来。

蚂蚁金服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于全球化,它曾给予的预期是未来达到20亿用户。

目前,已有56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户可以受理蚂蚁金服的线下支付业务,1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本地电子钱包,10个本地数字钱包的AAU已接近12亿。

今年的疫情,对所有企业全球化扩张都是一个暂时性的压制。

但这难挡蚂蚁金服的更大的折腾。

年初,10亿用户的支付宝开始了大转型,从支付工具变身本地生活服务用户是否都能习惯在支付宝点外卖、订酒店、打车等,这还需要观察。

不管是进还是退,蚂蚁已经在路上。

全能资源库丨本站资源除特殊声明外,均来自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研究,如需商业使用请获得作者商业授权,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的投诉邮箱:qinglikf@163.com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!如有其它疑问请联系在线客服(微信公众号:轻狸团队 丨菜单栏人工客服)特别注意:访问本站即同意本站《免责声明&版权声明》,本站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!
全能资源库 » 蚂蚁金服双面IPO:2019年百亿盈利背后的进与退

发表回复

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,会员畅享0元下载!

立即开通 了解详情